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之气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医之气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医上的气是什么意思?气虚是怎样的表现呢?
气乃元气正气,主精神主荣华,气如风箱,血如火,气在血先,气动则血行,气弱血则气。四君子汤:四君孑汤中和益,甘草参朮茯苓比,以此为基方,临床加减施用。血病乃四物汤为基础,治妇科专用,以理血为主,女子经行正体则安。四物芍地与归穹,血家百病此方通,妊娠期安胎养血,加两味药名六合汤,加入四君名八珍汤,加益母草名益母汤,或去益母加霍香肉桂名+全大补汤,主治病后气血双亏,妇科产后温补之剂。一
中医所说的气,是指人体内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所谓功能,就好比是一台机器,机器运作=功,机器运作所需消耗=能。而维持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功能动力=气血。所以,中医所说的气=功,血=能。当人体气虚时,就意味着功力减弱,使能量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因为气为阳,而表(皮毛部)亦为阳,这阳气充斥于肌肤,所起的作用是固守毛孔,使其不会张开而被外邪入侵。因此,当人体气虚时,这毛孔就会丧失固守能力而时常张开,使汗液自行流出体外。这就是中医病理学-气虚自汗的病理机制。
中医上的气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它存在人体脏腑组织之中,是通过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反映出来的。所以,从人体生理,病理角度而言,气可以概括人体脏腑组织的各种不同的功能活动。根据气在人体分布的部位以及它所表现的生理作用不同,故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五脏之气等等。但就其生成与作用来说,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脏腑之气。详细资料可查阅我在《悟空问答》所做的科普介绍。
气虚是脏腑的功能不足,气虚不足。其表现为: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倦怠乏力,自汗,活动时诸证加重。面色胱白,舌质淡,脉虚无力。或见内脏下垂,小便失禁,大便滑脱,或软而难排。或见出血等。
治宜补气。
药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炙甘草等。
方例: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结合脏腑辨证选方。)
气的病证很多,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百病生于气也”。临床上一般可概括为气虚,气滞,气逆三方面。这里只从题目所提的气虚的表现进行简单介绍,供参考之。
气这个物质在中医学说上代表意思很多,如果是元气论上,气类似于“道”,不可说,如果你用任何一个词来描述它,那只是这个词的意思而不是“它”的意思,随后“气”化生为“一阴一阳”,而后继续化生为“六气”。
而在中医里面有时候会谈及到“气虚”“血虚”这样的字眼,你可以简单的将它辨别成为“阴阳”的问题。
那么说了这么多,“气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气短声低,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动则气喘,脉象微细搏动无力,这些都是“气虚”。
而“气虚”也会分为“肺气虚”“脾气虚”等,再多的就不在这里赘述了,“肺气虚”可用方剂,甘草干姜汤加减,可以回上焦之阳。“脾气虚”可用方剂,建中汤,甚或者以建中汤为基础加减得出的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都可以回中焦之阳。
所以说,中医治病并不是和西医一样缺锌补锌,头痛治头,要不然也就没有“四诊合参”一说了,真心想治疗的话,找个靠谱中医看看是最稳当的。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医之气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之气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